提到柴達木盆地,許多人會想到它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,有世界上延伸最長的雅丹地貌群,有豐富的鹽、硼、鉀、鎂、天然氣等礦產資源。而多年來轉戰于青藏高原的正平路橋建設者,則
會想起曾經在這里參與建設的京藏高速公路茶卡至格爾木段、連霍高速公路大柴旦至察爾汗段和格爾木至茫崖公路等。今天,他們奮戰的足跡再次印在了這片黃沙漫天的地方。
2020年11月底,正平股份在柴達木盆地承建的G215線澀北至察爾汗段公路工程SG-LJ1標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務,并通過交工驗收。
澀察1標路線全長約51.4公里,主要施工內容為路基土石方、路基防護、路基排水、橋涵新建、路面墊層等。施工沿線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,以干旱為主要特點,日溫差常在30℃左右,夏季
夜間甚至降至0℃以下,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-75天。放眼望去,這里空曠遙遠但荒無人煙,“天上無飛鳥、地上不長草、風吹石頭跑”是它真實的寫照??菰飭握{的環境和惡劣的氣候,
常使人感到沉悶焦躁,而每日所用淡水,也需兩輛水車到120公里外拉運。
嚴酷的自然環境并未阻擋建設者們前進的步伐,他們與黃沙相伴,用雙手詮釋堅韌與頑強。針對施工路段地質多為軟土路基、風積沙路基、鹽漬土的特點,項目部積極采取換填砂礫處理等其
他新技術和新工藝,并編制實施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方案,努力提升道路的使用性和耐久性。為有效應對施工路段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,項目部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環保責任制,明確責任目標和控
制要求,完善作業區域揚塵處理、水土保護等環保措施,合理規劃布置施工場地、取棄土場、便道、駐地等,同時嚴格做好環境清潔工作。
澀北至察爾汗公路是《國家公路網規劃(2013年-2030年)》中國道215線的一段,也是柴達木盆地循環經濟區通往內陸省份的重要通道。項目建成后,不僅能縮短澀北氣田到格爾木的路線里程
,還將惠及沿線38萬人口出行(來源:中國公路網),對完善青海省公路網布局、促進格爾木地區的資源開發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同時,作為進出萬丈鹽橋、雪山冰川、昆侖雪景、沙漠
森林等著名景區的主要旅游道路之一,項目兼具干線公路和旅游公路的雙重功能,也將有力地促進沿線地區旅游事業發展。